Discuz!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资讯

订阅

一条中华香烟1280元,顾客认为超过法律规定售价,要求退一赔三

2022-06-07| 来源:互联网| 查看: 317| 评论: 0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就拿吸烟来说,吸烟已经不是简单的消遣,也成为了一种身份的象......
普洱茶的十大保健功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就拿吸烟来说,吸烟已经不是简单的消遣,也成为了一种身份的象征。出门办事或者请客送礼都要买一些高档香烟撑一下门面。

很多香烟品牌即便是不吸烟的人也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比如在短视频里出镜率比较高的“华子”。重庆的余先生虽然不吸烟,但他也知道“华子”。在与生意伙伴在酒店谈完生意后决定送客户两条香烟,由于没有提前准备,便在酒店购买了两条中华香烟,一共付款2560元,付完款开了发票后就送给了客户。

可是回到公司后才知道,一包华子的价格是70元左右,一条的价格也就六百多块,但是酒店却以1280元一条的价格卖给了他。而且余先生还查询到了国家对烟草专卖品价格的规定。

《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重新印发开展“天价烟”和卷烟过度包装专项治理工作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每条香烟零售价不允许超过1000元。

得知这两个信息后,余先生认为酒店违反国家规定,以欺诈为由将酒店告上了法院,要求退一赔三,即退回2580元烟钱并赔偿7680元。

那么酒店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呢?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并没有对欺诈做出明确规定。实践中通常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民通意见》中的定义为准。

《民通意见》第六十八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做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

根据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及司法实践分析,要认定某个民事合同中的行为属于欺诈应具备下列条件

1、当事人一方有欺诈的故意,指实施欺诈行为的一方明知自己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的行为,将会导致或者可能导致对方陷入错误认知,主观上希望或放纵这种结果发生的恶意。

2、当事人一方实施了欺诈的行为。

3、对方当事人因受欺诈而陷入错误的认知。

4、对方当事人基于欺诈行为而陷入错误的认知并作出了相应的意思表示。

如果行为不符合上述4个要件,难以认定为欺诈。

回到本次事件中

酒店方将包括香烟在内的所有产品明码标价,即酒店方已经履行了告知义务。余先生也是看到了价格后主动要求购买。这个过程中,酒店并没有实施欺诈行为,余先生也没有陷入错误的认知,所以无法认定为欺诈。

烟草对每款烟都有一个指导零售价,但这只是一个官方的指导价而已,卷烟零售户只会遵行这个“指导”,而实际售价会根据市场来调节。

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分享至 : QQ空间

10 人收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邀请

上一篇:暂无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关于本站/服务条款/广告服务/法律咨询/求职招聘/公益事业/客服中心
Copyright ◎2015-2020 诺迪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诺迪网 X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