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云搜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www.yunso.org 2011年,一男子因头疼不止、口腔流血来到医院检查,医生发现他脑内藏有一根10厘米的钢刀。 医生接下来所说的话让男子感觉如遭点击,感到不可思议。 他的头部为什么会有钢刀?钢刀最后能被成功取出吗? 拍的CT照 脑中惊现4年钢刀 2011年1月28日,一位倪姓的男子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时不时的阵痛让他疼得龇牙咧嘴,面目狰狞。 老倪是云南云溪市某个普通村镇上的村民,已经37岁了。 在诊室里,他向口腔科徐大夫表明了自己此次前来的目的。 从2006年开始,老倪经常会出现莫名其妙地的头疼、口腔发炎、严重的口臭、痰中带血、吃饭难以下咽等症状。 老倪因为口腔经常溃烂、发炎,每个月都得去当地的小医院打一针消炎针。 打完消炎针以后,炎症确实是消了,但没过几天又开始复发,疼的他只能在床上躺着,什么都干不了。 除此之外,像口臭、痰里带血、嗓音沙哑等毛病更是每天都困扰着他,可以说老倪被这奇怪的病魔折磨得那叫一个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老倪被病痛折磨前还能在当地跑跑摩的,给家里挣点儿生活费,自从得了这病以后,他只能在家支个摊儿,生活十分落魄。 收入下降了,自然就没有多余的钱让他治病,老倪只能凭着自己身体的免疫力将病魔硬生生地扛过去,从最开始的一月一打针,慢慢变成了两个月、三个月才打一针。 到后来,他实在是疼到受不了,才肯到县上的医院去诊治一番,这病越拖越久,慢慢地就拖到了4年以后。 老倪时常会忍着疼痛,在心里质问自己: “我得的到底是什么病?如果只是简单的口腔疾病,那为什么过了4年以后还没有变好呢?” 资料图图文无关 被疼痛折磨到日渐消瘦,吃不下饭的老倪,这才咬紧牙关前往了大医院内。 老倪为了能省点儿钱,把之前在县上小医院拍过的头部X光片也带了过来。 徐大夫看到这张X光片后十分惊讶,片子上显示一个类似金属的异物,斜着插在了老倪的脑袋里。 由于这张X光片太过模糊,他不能完全看清那上面的究竟是何物,只能神色严峻的建议老倪再做一次头部CT。 老倪看到徐大夫的神情很是纳闷儿,自己不就是个小小的口腔疾病吗?怎么又和上次一样需要做脑部CT呢? 不过他并未问出自己心里的疑惑,反而心想:医生既然让做我就做,难不成他还能坑我钱不成? 很快,老倪的头部CT就完成了,上面的结果也让在场的医生都感到非常震惊。 拍的CT照 通过CT能够明显的看到,在老倪的脑袋里有个长约10厘米的断刀,这把断刀穿过了他的右下颌角,直达颅底。 饶是有着丰富经验的徐大夫和神经外科的几名医生也不由得感到震惊不已。 徐大夫在给老倪做检查时,并未发现他口腔内有任何伤口,那他脑袋里这根10厘米的钢刀是怎么扎进去的呢? 医生提出了疑惑 徐医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你脑袋里有一把断刀,并且在里面待了足足4年,这个情况你知道不知道?” 让自己这4年来饱受病痛折磨的元凶,竟是一把插在脑袋里的钢刀时,老倪立刻吓得语无伦次、手忙脚乱起来。 医院随后开始对老倪的疾病史展开了严密的调查,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老倪曾在四年前有一个外伤史,那个伤口位置与断刀位置完全不一致。 从CT来看,断刀的末端在老倪的右下颌角处,它极有可能是从那里插入老倪的脑袋里。 不过医生仔细检查过后,却发现老倪的右侧耳垂处有一个两公分的疤痕,这疤痕的位置刚好在断刀末端,也就是他的右下颌角处。 在医生的多次询问下,老倪这才想起自己曾在四年前发生过一个惊心动魄的意外事故。 意外突发,病人弃疗 2006年9月21日晚上10点,老倪正向往常一样停在超市门口,等待拉客。 这时,一名头戴黑色鸭舌帽的年轻男子要求搭乘老倪的摩托车,他当时想着男子要去的地方正好与自家顺路,把这个人送到地儿后,正好能沿着直路到家。 不料,当摩托车行驶到黑灯瞎火的稻田时,这名男子突然从怀里掏出了一把刀,朝着他的耳根子就刺了上去,妄图对老倪谋财害命。 资料图图文无关 为了自保,老倪顾不得耳后流下的鲜血,凭借多年务农的强壮体格勇敢地和歹徒进行了搏斗。 最终,老倪用车上的一根铁棍赶跑了企图抢劫的歹徒,但是他的右侧耳根处也被对方刺了一刀。 老倪当即骑车赶到了医院,当地医院的大夫给他耳后缝合了3到4针,伤口没过多久就自然痊愈了。 老倪当时并未感觉到有任何的不舒服,不过自那天以后,他那奇怪的病情开始反复发作。 回想起这段经历后,老倪断定脑袋里的断刀一定是4年前那位歹徒所留下来的。想到这里,他不禁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与此同时,医生心里也产生了一个很大的疑问。 这把刀当初是从老倪的右耳根插进去的,可CT上却显示,这把断刀和伤口的位置完全不同,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神经外科的医生在仔细研究过老倪的病情后,大胆做出一个猜测。 医生进行会诊 这把刀的尖端被刺入左侧颅内被规定住了,而刀的末端在老倪说话、吃饭咀嚼的过程中一直慢慢地向下移动,这才造成了刀与疤痕位置不同的症状。 当天下午,玉溪市人民医院召集口腔科、神经外科、麻醉科等多科室专家进行会诊,共同商讨制定手术的方案,希望能在保护患者的情况下把刀给取出。 断刀在老倪的脑部被不同的生理结构分为3个部分,刀的末端在舌根后面,暴露在口腔里。刀身部分在鼻咽处,刀尖的部分则靠近颅底的位置。 老倪的主治医生则认为,手术方案应从这3个部分来考虑,经过诸位科室的专家进行会诊后,他们制定出三个手术方案。 医生进行会诊 第一种方案是开颅,直接把刀取出来。这个方案最为保险,但对患者的伤害也是最大的。 第二种方案是从口腔把刀从中截成两段,分批取出。虽然这样可以避免开刀,但却很容易割破周围的大动脉,造成大出血或是面部瘫痪。 第三种方案是从刀子靠近皮肤的地方切开一个口子,再顺着刀子自身的方向抽出,如果成功的话,以上所说的问题将不会发生,同时对患者的伤害也是最小的。 专家们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缜密研讨,最终决定给老倪采用最后一种手术方案。 不过这个方案听起来简单,实际上操作起来却极为困难。 这柄断刀的刀口距离老倪的颈外动脉只有3.5毫米的距离,如果在手术过程中稍有任何失误,老倪的性命也就难保了。 老倪的主治医生结束会议后,正想将手术方案告诉给老倪,可谁能料到他在这个时候却突然变卦了! 老倪与家人商量过后决定放弃手术,即刻回家。 徐大夫看到老倪那面露难堪的表情立马了然于心,他们可能是出门比较急没带够钱,可老倪却连连摆手,长叹了一口气。 这4年来,老倪的病情反复发作,家里的积蓄早就被他花去了一大半儿。再加上家里还有两个孩子需要读书,他不能因为给自己治病,就耽误了孩子的读书机会。 老倪原本以为自己这次只是个小毛病,所以出来时只带了500块钱,高风险、高费用的手术让他只能望而却步,遗憾不已。 院方在得知老倪的家境情况后,先是安慰他医院以前也曾救治过类似的病患,在手术上有着一定的经验。 至于医药费的问题,可以在手术完成后再进行协商。夫妻俩听到来自院方的鼓励后,决定接受手术,取出钢刀。 化险为夷 2月12日上午8点,老倪躺在病床上被医生推入了手术室,麻醉师很快为其打上麻药。 资料图图文无关 医生们在手术前已列举出很多手术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案,并做好了充分的术前准备。 8:30分时,主刀医生按照事先决定好的手术方案,在老倪右侧下颌角处切开一个伤口,随后再从中寻找出断刀的末端。 两个小时过去了,手术进行得还算比较顺利,断刀的末端终于暴露出来。 不过现在却有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主刀医生的面前,断刀在老倪的脑袋里已经保留了4年,此刻刀身已经和一旁的肌肉纤维组织粘连到一起,并将它包裹的严严实实。 再加上刀身因为老倪的进食和呼吸,已经被腐蚀得脆弱不堪,如果在手术过程中断在颅内,想要再找出另一半简直就是难上加难。 为此医生们决定,在显微镜下先用手术刀把断刀周围的黏连组织给分开,之后再小心翼翼地将刀拔出,以此来减少断裂的风险。 刀身和肌肉纤维组织分离进行得非常缓慢,整个过程已经持续了1个多小时。到中午12点时,分离终于完成。 主刀医生屏住呼吸,手中紧握手术钳,开始沿着刀原来的轨迹向外拔。 中午12点半,残留在老倪脑袋里长达4年之久的断刀,终于被主刀医生顺利取出! 拔出来的断刀长约10厘米,宽约1.8厘米,厚约2.4毫米,刀身最中间的部分已经被严重腐蚀,变得残缺不全,颇有一种稍微一用力就能断裂的感觉。 资料图 刀被取出来以后,也让这4年来一直在鬼门关面前徘徊的老倪,捡回了一条性命。 但有一点让医生不太明白的是,头颅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器官,里面密集分布了许多动脉和重要神经。 如果刀子不小心割断了其中一条血管和神经,都有可能对老倪的生命造成危害。 不过这把刀子不仅在老倪头部存在了4年之久,还在里面发生了移动,身为当事人的老倪没有表现出生命危险,并保持了神志清醒,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老倪脑袋里断刀的位置刚好在颈部大血管的缝隙中,没有割破最大的神经和血管,平常划破的是周围的软组织,这才造成了他咳血的症状。 另外,刀身部分腐蚀下来的杂质落到老倪口腔内,通过咳痰被排出在体内,每个月都打的消炎针抑制住伤口的溃烂,这才没有使病情恶化。 老倪之前曾在术前还向医生表露过自己的担心,因为以前在农村杀猪时,把刀子捅进去再拔出来,猪没过一会儿就死了,他担心自己脑袋里的刀子一旦拔出来,自己也就命不久矣。 手术圆满结束后,老倪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老倪在去玉溪市人民医院就诊之前,虽然一直在奔波各地求医问药,但他并未把曾经和歹徒搏斗的经历告诉医生。 之前的检查又只是单单检查了一下口腔和鼻腔,自然没有发现刀子的存在,这也是老倪在4年后才被发现颅内藏刀的原因。 医生给老倪检查口腔 现在看来,这治病救人不单单要靠精湛的技术,还得细心认真,不能放过任何细枝末节才是上策。 一个月以后,老倪除了喝水的时候偶尔会呛到,平时吃饭、吞咽基本恢复正常,术后的恢复情况也越来越稳定。 眼看着老倪的身体情况正在往好的方向继续发展,家人和医院为他悬着的心终于能够放下。 玉溪市人民医院考虑到老倪的家庭近况,决定号召全院职工为这个命运坎坷的病人进行捐款。同时还返还了老倪住院时所交的2万多元钱,为的就是能让他归还欠下的债款,减轻家里的负担。 资料图图文无关 老倪看向那群努力将自己从死神手中抢回来的爱心天使,心里自是一阵感激不尽。 他回到家后,时常会在酒桌上劝诫亲朋好友:“要是感觉自己哪儿不对劲,一定要去医院及时检查!万万不可像我一样拖了4年才知道啊。” 俗话说得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老倪在经历过这一惊险遭遇后,相信他一定会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来之不易,以后再遇到身体不适等问题也不会因为犹豫而失去最佳的治疗机会。 不过呢,更重要的还是希望老倪与家人今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家庭幸福和睦。 都说医者父母心,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所在。 在一线城市中的某些大医院已经开始尝试一项新服务“先诊疗、后付费”。 患者不仅可以在就诊结束后统一缴费,并且还能先行离院,在48小时内完成支付,据院内统计,这一服务能够有效缩短患者60%的院内就医时间,从而让患者总体满意度达到96.5%。 而“后付费”模式主要是通过自己日常遵规守矩积累起的信用值,从而取得医院对即刻缴费流程的让渡,在签署过承诺书后,即可成为信用医疗用户,信用就医平台提供2000元的初始信用额度。 资料图 医者仁心,救人第一。患者诚心,一诺千金。 这一项服务是对我国公民基本生命权的保障,同时也是对人权的一种尊重。 希望全国各地大医院能够早日实现这一项新服务,为患者解决免交住院押金,只需向一眼提供医保卡或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就能直接住院治疗。 患者出院后,只需报销个人承担的那部分资金,彻底改变以往多次筹钱、缴纳以及一旦押金不够,患者就无法及时得到救治的情况。 “先诊疗、后付费”简化了住院过程中的付费流程,为患者减轻了就医费用压力,开辟了生命的绿色通道,真正解决了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