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蓝光影院 https://www.lgyy.tv 几天前,在电视机前等待鲍里斯·约翰逊的辞职演讲时,令人不禁想到了想起了他的两位“前任”,同时也是他的牛津校友,戴维·卡梅伦和特蕾莎·梅,辞职时的场景。 卡梅伦宣布辞职后忍不住哼起小曲。 梅姨泪洒辞职演讲台。 一向以“不羁个性”示人的鲍里斯,究竟会选择用什么方式与首相之位告别? 会不会不梳头,顶着一头杂草出来演讲? 又或者,会不会端着一盘茶出来? 1 一头金毛的鲍里斯,是一位个性鲜明的政治人物。 他曾经从320米的高空滑索道空降至维多利亚公园,双手挥舞英国国旗给奥运健儿助威,不幸因为故障原因,被卡在空中“不能自拔”。 他热爱骑自行车,曾经骑着自行车,穿梭过英国的大街小巷,全然不顾及自己的首相形象。还曾在疫情封锁期间违反规定出门骑车,被民众大骂。 他曾经落水、摔倒、在梅姨演讲时玩手机被抓包...... 他常常不修边幅,衣衫不整,邋里邋遢... 那一头“狂野金毛”更是成为他的标志之一。 他笨拙的体态、疏于管理的面部表情、令人感到怪异的行为举止,让他成为网民口中“行走的表情包”...... 然而,当我们回顾这位外表荒诞,略显滑稽的英国男人的履历,却发现他走的是一条不折不扣的英国精英的修炼之路。 2 鲍里斯出生在在纽约曼哈顿上东区,父母都是英国上层阶级,他的父亲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之后在伦敦经济学院做了博士后,母亲毕业于牛津大学。 鲍里斯在希腊语和拉丁语方面表现出色。 1977年,13岁的鲍里斯考入大名鼎鼎的伊顿公学,他是学校KS奖学金的获得者,可以住在伊顿最古老的宿舍楼里。 伊顿公学是英国最著名的私立男校,培养了二十多位英国前首相,被誉为 “英格兰绅士的摇篮和“英格兰政治家的首席护士”,学校拥有包括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在内的知名校友。 即便是在精英云集的伊顿,鲍里斯也是校园里的风云人物。 在伊顿,他热衷于一项对抗性极强的运动——橄榄球。因为打球,年轻的鲍里斯曾4次摔断鼻子。 鲍里斯还是伊顿著名精英社团“Pop”的成员。 所谓的“Pop”,就是伊顿每年会在高年级学生中精选20人作为“明日之星”,代表学校最高级别的优秀学生,他们可以参与学校政务,还可以自由选择校服马甲的颜色款式。 值得一提的是,威廉王子和英国著名演员“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都曾是伊顿公学Pop的一员。 尽管在伊顿的许多课外活动中,他经常迟到,被老师们抱怨缺课,抱怨无组织无纪律,鲍里斯还是斩获了多项学术成就。他被同学称为“最难对付的辩论者”,获得英语和古典文学奖,并成为学校报纸《纪事报》的编辑。 伊顿的同学还清楚记得,当年18岁的约翰逊曾用流利的拉丁语在来访的外国政要面前发表演讲,虽然他根本没必要这样做。 伊顿的舍监哈蒙德说,当时的约翰逊,深信自己与众不同,未来前程无限,校规舍规对他来说根本不适用。“奇怪的是,他喜欢有序的,而不是随机的世界”,他不是真的叛逆,在重要关节点从不越雷池。 在伊顿的最后一年,约翰逊被校长任命为“Captain”,这个称号有点儿类似于男生学生会主席,是极高的认可。 3 英国前首相卡梅伦也是鲍里斯在伊顿的校友。相比于鲍里斯的有名,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社交上,卡梅伦都显得有些“默默无闻”。 鲍里斯还因此“取笑”过卡梅伦。 2010年英国大选期间,鲍里斯给当时的候选人卡梅伦发短信祝他好运,并称如果卡梅伦需要,他可以找几个伊顿的老同学帮他“站台”。 不过在伊顿期间,两人还并不熟识。直到他们进入牛津大学之后,两人才真正“认识彼此”。 1983年,鲍里斯考入牛津大学,学习古典学专业。这一年牛津大学前毕业生玛格丽特·撒切尔成为英国首相。 4 鲍里斯和卡梅伦在牛津大学,都是颇有争议的学生社团“布灵顿俱乐部”的成员。 这是一个极其神秘的组织,成员全部为私校毕业生,据说超半数来自伊顿公学。俱乐部看起来的主要活动就是每年喝两次酒,喝醉后把餐馆砸个稀巴烂,然后给一笔不菲的赔偿金......在外人看来,这个俱乐部的成员就是一群醉醺醺、无法无天的年轻贵族。 在牛津读书期间,鲍里斯依旧是社交活跃分子,热衷于参与学校政治活动。 鲍里斯在牛津与同学共同编辑了大学的讽刺杂志《Tributary》。他于1986年当选为牛津大学辩论社 Oxford Unio主席。 据说他为了赢得学生竞选,曾否认自己的保守党属性,被牛津的同学描述为“政治手段极其高明”。 由于在牛津期间热衷于校园活动,鲍里斯没有足够的时间用于学习,这导致他最终仅以二等一学位毕业,他为此失落良久。 而与他相反,卡梅伦则以一等荣誉文学学士学位毕业,这让鲍里斯有点儿不爽,他后来表示,卡梅伦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获得一等学位的样子,有点儿像“勤奋的小姑娘”。(原话是girly swots) 5 从牛津毕业之后,两人也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鲍里斯进入媒体,曾先后在《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观察家》担任记者、编辑、主编。他抓住一切机会用笔表达着对欧洲一体化损害英国利益的不满,这使得在他英国斩获了大批读者,被“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称之为“我最欣赏的记者”;卡梅伦则成为了一名低调的保守党研究员,默默地在党内建立了对自己的支持。 两人虽然都出身伊顿,并考入牛津,且同为保守党议员,但行事风格迥异,在日后的政治道路上亦敌亦友,最终在“脱欧”问题上针锋相对,分道扬镳。 不过现在,二人都拥有一个相同的身份:英国前首相。 6 鲍里斯在8岁的时候说过,长大以后,他要成为世界的王。 而在58岁这年,同意辞去英国首相的职位。在他的辞职声明中,他说:“我想让你们知道,放弃这世界上最好的工作,我有多难过......” 《泰晤士报》头版头条写到:约翰逊认输。 在历数了自己的“丰功伟绩”和“壮志未酬的遗憾”后,他表达了对自己家人、同事和英国人民的感谢。 在声明的最后,他说: Being Prime Minister is an education in itself. I have travelled to every part of the United Kingdom and in addition to the beauty of our natural world. I have found so many people possessed of such boundless British originality and so willing to tackle old problems in new ways that I know that even if things can sometimes seem dark now, our future together is golden. 担任首相,本身就是一种受教育的过程。 我走遍了英国的每一个地方,不仅领略到这片土地美丽的自然风光,我还看到了这么多人仍拥有无穷的英国人的创造力,并且愿意以新的方式解决旧的问题,我相信,即使现在偶有黑暗,我们共同的未来将闪闪发光。 7 鲍里斯同意辞职,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 下一任保守党党魁/英国首相的热门人选们,已经跃跃欲试。 争夺一触即发,而目前来看,下一任英国首相,仍然非常可能从牛津大学毕业生中诞生。 这么看来,私校和牛剑是英国政要的摇篮,当之无愧。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