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资讯

订阅

艺术开卷|漆器瓷器与刺绣:18世纪德国宫殿的中国风

2022-07-21| 来源:互联网| 查看: 317| 评论: 0

摘要: 宁芬堡是一座位于德国慕尼黑的巴洛克式宫殿,是巴伐利亚历代王侯的夏宫。1716年,巴伐利亚选帝侯马克西米利......
正规医院植发医院排名 https://www.xingmeizx.com/m/

宁芬堡是一座位于德国慕尼黑的巴洛克式宫殿,是巴伐利亚历代王侯的夏宫。1716年,巴伐利亚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受到了中国风装饰艺术的洗礼,聘请宫廷建筑家在宁芬堡公园兴建了一处中国行宫。

从13世纪至19世纪,中国风持续刮到欧洲并产生了种种涟漪。《中国风:13世纪到19世纪中国对欧洲艺术的影响》日前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澎湃新闻·艺术评论》经授权刊发书中介绍“18世纪欧洲的中国风与德意志”的章节。

马丁·恩格尔布雷希特,《中国风》,铜版插图,约1728年恩格尔布雷希特设计的许多中国风图案也源于这本书。在这幅插图中,他把人物放置在类似镜子的框架内,周边则配上了许多中国人物摆件和瓶花。

漆艺和漆器室

中式漆器在17世纪晚期已经在德国普遍使用。拉登堡公国公主,即后来的巴登伯爵夫人西比拉·奥古斯塔和许多当时的德意志王公一样,是一位东方艺术的追崇者和赞助人。她的府邸(今捷克奥斯特罗夫境内)中就设有漆器室,其建造时间要稍微早于1694年,但这座建筑并没有保存至今。尽管如此,伯爵夫人的东方珍宝部分被迁移至今天的拉斯塔特宫的数个厅室内,从中可以一窥当时的遗韵。拉斯塔特宫是今天德国唯一一处仍然保持18世纪早期原始风貌的贵族宫殿。伯爵夫人的收藏既有远东进口的瓷器,也有德意志梅森地区生产的仿中式瓷器,还订制了许多中式礼服。1729年1月11日,伯爵夫人举办了豪华的中国式宴会,这一盛况被绘制成画,于1730年在奥格斯堡出版。

早在1688年,西比拉·奥古斯塔公主年仅13岁,便在当时刚出版不久的斯托克和帕克的《论漆》一书中对漆料制作配方做了笔记。书中所写的漆料研制技术应该来自尼德兰地区,而公主小时候曾到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等地游历。尼德兰地区的漆器工艺在17世纪早期就已成型。比利时的示巴是漆艺出产重镇,艺术家杰拉德·达格利就在此地出生并学会了制漆技艺。1686年,他前往柏林为勃兰登堡选帝侯腓特烈·威廉二世效劳,之后被任命为漆器厂主管,该工厂是当时德意志最具影响力的中式漆器生产基地。达格利得到了“宫廷漆艺大师”的殊荣,蜚声德意志,使得他在各地都能承接到比较重要的艺术项目,包括在多塞尔多夫的普法尔茨选帝侯宫廷中。达格利同时也和莱布尼茨是多年的近友。

达格利制作的漆器都是堪称大师级的艺术品,其表面光滑如镜,质感几乎完美复制了那些东方漆器中的上乘佳作,再加上取材于中国和日本精巧细致的纹饰,使得这些作品美轮美奂。特别是他制作的以白色为底、彩色图样点缀的漆器,从东方瓷器上得到了启发,夏洛滕堡宫中所珍藏的完成于1710年的羽管键琴便是这类工艺的代表作[图108]。达格利的技艺也远播法国,而他的弟弟雅克便在法国设业。1747年,巴黎最负盛名的漆艺大师罗伯特·马丁和他的儿子前往柏林为腓特烈大帝效力。他们在1755年参与了无忧宫花室的建设。此外,法国工匠塞巴斯蒂安·舍瓦利耶于1766年搬迁至波茨坦开设工作室。[图109]
分享至 : QQ空间

10 人收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邀请

上一篇:暂无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关于本站/服务条款/广告服务/法律咨询/求职招聘/公益事业/客服中心
Copyright ◎2015-2020 诺迪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诺迪网 X1.0